年僅36歲的歌手傅松因口腔癌剛剛去世,生前,他向世人發出了 “珍惜生命,遠離檳榔”的泣血衷告。這起悲劇再一次將檳榔致癌的問題推上了輿論場的風口浪尖。
目前,從浙江義烏傳出的市場消息稱,商家已經被要求全面下架、禁售檳榔。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明確表示,浙江省是從今年9月初開始下發有關通知,禁止檳榔作為食品銷售。四川省南充市營山縣,也正在落實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全面禁止銷售檳榔的要求。終于,監管部門要對檳榔這顆“惡魔毒果”亮劍了。
要明確,檳榔不是什么零食,是有著高度成癮性的一級致癌物。在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一級致癌物清單中,檳榔居然占了3席——檳榔果,含煙草的檳榔塊,不含煙草的檳榔塊。檳榔作為致癌物已經造成了嚴重的公共健康危害,湖南是檳榔的生產、消費大省,口腔癌的患病率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0倍以上,早在2017年就被列入湖南男性癌癥死亡前10位。一篇《檳榔王國中的“割臉人”》曾這樣描述因為檳榔而罹患口腔癌的患者的慘狀:他們被割掉舌頭,他們被切去牙床,猙獰的手術傷疤撕裂了他們的臉龐……傅松的死亡,只是檳榔作孽的一個新的例證,不給檳榔產業踩剎車,還會有更多的受害者。
檳榔作為暴利產業,牽涉廣泛,與地方利益密切綁定,甚至成了個別地方的“支柱產業”。湖南省有7000多家檳榔相關企業,據稱,全省檳榔食品生產企業帶動相關產業超過500億元。而且之前,檳榔產業與娛樂業、飯圈高度綁定,有所謂“檳榔養活了半個娛樂圈”的說法,檳榔產業通過充當飯圈的“金主”實施對青少年的精準滲透,短短幾年里把一個地方性小食品搞成滿中國撒網鋪貨的大產業。這些現實也讓職能部門投鼠忌器。
但是,如果放任檳榔產業不管,海量的利潤流進了行業腰包,卻把巨大的癌癥危害、醫保負擔丟給了社會。
2019年,湖南檳榔協會曾發出文件,要求所有檳榔生產企業停止國內全部廣告宣傳,被視為主動“斷尾求生”;2021年9月,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發布通知,要求停止利用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節目宣傳推銷檳榔及其制品。但是,僅僅禁廣告,而不禁銷售,對檳榔產業的限制成果有限。去年以來,這個產業并沒有因此走下坡路,相反還在逆勢增長,業內預計到2025年,中國檳榔產業的產值將超過1000億元,而災難性的后果就是:預計到2030年,湖南將有30萬人因為嚼食檳榔而患上口腔癌,而全國預計將超過100萬人!
“檳榔加煙,法力無邊”的背后,是無數張因為口腔癌而被割得殘破的臉;檳榔產業高歌猛進,賺得盆滿缽滿的背后,是沉重的公共健康悲劇。必須對這個帶血的產業拿出“壯士斷腕”的整頓決心。
橫向比較一下,檳榔已經在新加坡、阿聯酋、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國被認定為毒品,遭到禁售。曾經的檳榔第一生產國——泰國,其國民第一癌一度就是口腔癌,2012年泰國政府徹底禁售檳榔后,該國男性口腔癌發病率一度降低到 0.012%。
從目前浙江、四川的市場監管的大動作來看,一些省份已經在主動推動禁售檳榔,拿出了對人民群眾健康負責的態度,希望更多的地方監管部門主動跟進。此外,希望在國家層面上,衛健、市監系統能及時出臺統一的限制-退出-停售的一攬子措施,明確提出全面禁售檳榔的時間表,絕不能姑息遷就,必須向市場釋放出明確信號:這個危害公眾健康的產業不能狂奔下去。該下決心了!